保护与科研
保护与科研
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保护与科研
四川贡嘎山国 家 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
四川省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康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29ˊ—102°12ˊ,北纬29°01ˊ—30°05ˊ之间,总面积为409143.5hm2。四川省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景区位于贡嘎山东坡,幅员面积906.13平方公里,由海螺沟、燕子沟、磨子沟、南门关沟、雅家埂、磨西台地六个景区组成,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省道 434 线榆林宫至磨西公路改建工程 对四川贡嘎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影响
甘孜州康定市榆林宫至磨西镇公路(简称“榆磨公路”)原为通乡道路,2003年按通县油路标准建设完成,路线全长约74.098963km。此公路连接着甘孜州“中国情歌城”康定市和海螺沟冰川风景区的门户磨西镇,是甘孜州境内重要的旅游线路之一。同时,此公路也是康定市应急保通道路之一,对缓解国道318线的交通压力,保障甘孜州与内地的交通联系有重大意义。\榆磨公路因当年建设标准较低,自建成后又受自然灾害影响严重,没有完全发挥其作用。因此,甘孜州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公路网规划(2001-2020)》中将此路列...九龙县猎塔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四川贡嘎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评价报告
近年来,甘孜州坚持以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实施全域旅游统筹城乡发展的意见》、《甘孜州优先发展旅游业实施方案(2013-2015年)》等文件,实施优先发展旅游业方案,加快建设一批特色旅游集镇、旅游村寨、旅游景区景点,打造中国全域旅游先行区、世界最佳旅游目的地。九龙县经济发展较慢,但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旅游经济是九龙县主要收入之一。猎塔湖景区是九龙县的代表性景区,景区位于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内,是“环贡嘎山两小时旅游圈”的重要节点,同时处于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辐射地带,是四川西...海螺沟景区创建国 家5A景区达标管理用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四川贡嘎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10-31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康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29ˊ—102°12ˊ,北纬29°01ˊ—30°05ˊ之间,总面积为409143.5hm2。四川省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景区位于贡嘎山东坡,幅员面积906.13平方公里,由海螺沟、燕子沟、磨子沟、南门关沟、雅家埂、磨西台地六个景区组成,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和国家生态旅游...海螺沟景区创建国 家5A景区达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对四川贡嘎山国 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报告10.30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的泸定县、康定县、九龙县和雅安市的石棉县。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1°29ˊ—102°12ˊ,北纬29°01ˊ—30°05ˊ之间,总面积为409143.5hm2。四川省贡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景区位于贡嘎山东坡,幅员面积906.13平方公里,由海螺沟、燕子沟、磨子沟、南门关沟、雅家埂、磨西台地六个景区组成,拥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唯一的“冰川森林公园”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等多项顶桂冠,是...加强学习拓宽眼界,提升保护区专技能力
2019年4月22日贡嘎山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在局会议室共同举办了《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本底调查二期培训》参加培训的有:贡嘎山管理局局长贾国清贡嘎山管理局局机关、石棉、康定、泸定、九龙管理处的全体工作人员;中科院植物所博士生、硕士生等25人此次培训邀请国内顶级植物分类专家以讲座的形式为我保护区人员进行培训,培训专家有:张宪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主编、《中国植物志》(第六卷3分册)主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馆长;张树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副...展现保护区管理现状 查找不足 提高管理效能
展现保护区管理现状查找不足提高管理效能---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顺利完成管理评估工作2018年12月2-3日,由国家部委组成的“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估”评估组对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评估,评估小组由专家组、四川省厅(局)工作组人员共同组成,其中专家组由组长: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研究员曹敏;组员:中国海警局高级工程师郭志杰、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高级工程师时晓、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秦卫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刘方正组成;四川省厅(局)...与时俱进,开拓眼界,加强协作,提升保护区技术能力
与时俱进,开拓眼界,加强协作,提升保护区技术能力--贡嘎山保护区受邀参加《国际雪豹保护大会》由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共同主办,深圳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际雪豹保护大会》于9月4日至6日在深圳市五洲酒店隆重召开。来自阿富汗、不丹、印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尼泊尔、巴基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政府或专家代表,中国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区,以及全球雪豹及其生态系统保护行动计划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野生生物保...跋山涉水,不畏艰辛调查植物本底资源
记贡嘎山保护区开展“维管植物本底调查”第二次野外调查工作继今年5月开展第一次“维管植物本底调查”野外调查后,于2018年7月12日至7月25日,我保护区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共同启动第二次野外调查及标本采集工作。每年七月正是野外大部份植物开花结果的季节,是进行野外标本采集,样线调查的重要时期。为此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由豆科分类专家朱相云研究员、百合科分类专家张树仁副研究员、樟科分类专家杨永副研究员、蕨类及裸子植物分类专家向巧萍副研究员、兰科分类专家金效华副研究员等五位中国顶级分类专家带领8名博士、硕士,...摸清资源现状,填补植物资料空白 -贡嘎山保护区开展“维管植物本底调查”第一次野外调查工作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面积大,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保护区植物本底底数不清,所参考资料、数据均依靠上世纪70-80年代《贡嘎山植被》、《横断山维管植物》,这已远远不能满足保护区建设发展的需要,为最大限度摸清贡嘎山保护区维管植物现状,填补保护区植物资料空白;保护区管理局于2018年启动实施《贡嘎山保护区维管植物本底调查》项目,将编制“本底调查报告”,出版“贡嘎山保护区维管植物”图册以及制作实物标本。有幸的是该项目由我国顶级植物分类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来调查编制。2018年5月4日至5月20日该项目启动...开拓眼界,提升专技能力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本底调查培训》顺利完成
《贡嘎山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本底调查培训》由贡嘎山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承办,于2018年5月18日在康定市委党校会议室开班并圆满完成培训任务。此次培训邀请了国内顶级植物分类专家;培训以讲座的形式进行;培训的目的是提高保护区专技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升保护区的能力建设。培训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豆科数据库与信息服务中心(CLDIS)负责人(世界豆科中心全球12个分中心之一)、国际维管植物命名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编委、《中国药用植物志》编委兼第五卷主编、《植物学...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受邀参加《孢子植物分类研究高级培训班》
《孢子植物分类研究高级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承办,于11月26日-12月2日在北京开班授课,此次培训会由中科院植物所主办,邀请著名苔藓专家吴鹏程研究员、贾渝研究员、蕨类专家张宪春研究员等10名知名专家学者对全国各植物园、保护区、大学等从事植物调查研究、保护的专业技术人员、学生、植物爱好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分类知识培训,通过课堂传授穿插参观标本馆、温室的方式进行。旨在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孢子植物分类水平。参加此次会议的有中科院植物所、中国林科院、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